免费人成视频在线看片,精品另类首页中文字幕,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福利,国产欧美日韩精品动漫精品

  • 
    
    <b id="bnfxt"><meter id="bnfxt"></meter></b>


    設立“媽媽崗”、開展“雛鳳”計劃……山東實施五大工程關愛婦女

    近日,做了8年全職媽媽的路小翠通過“媽媽崗”重返職場?!败囬g離家近,既方便照顧小孩,每月還有工資拿?!绷某鞘熊萜絽^(qū)馮屯鎮(zhèn)“鄉(xiāng)村振興共富工坊”設立的“媽媽崗”,讓路小翠重新“走出家門”。

    就業(yè)是最基本的民生,做好婦女就業(yè)工作意義重大。山東各級婦聯攜手人社部門,推出“媽媽崗”就業(yè)模式,為育兒婦女提供靈活就業(yè)機會;實施“雛鳳”計劃,“雛鳳”課堂、“雛鳳”助飛訓練營為6900名女大學生插上逐夢高飛的翅膀。

    2024年,是全省婦聯系統(tǒng)“工作落實年”。一年來,全省各級婦聯扎實履行引領服務聯系職責,團結動員廣大婦女為現代化強省建設貢獻巾幗力量。

    受益于“春蕾計劃”資助,家庭困難的小茹,得以完成高中學業(yè),考入大學后又連續(xù)四年獲“春蕾計劃”助學支持。她多次參與國家級科研項目并在核心期刊發(fā)表論文,獲山東省“互聯網+”大學生創(chuàng)新創(chuàng)業(yè)大賽銀獎。她在分享自己的故事時說道:“‘春蕾計劃’不僅幫我解除了經濟壓力,更讓我感受到社會溫暖,激勵我以知識改變命運,用行動回饋社會?!?/p>

    2024年,“齊魯潤春蕾”項目申請并撥付助學款1437.02萬元,資助“春蕾女童”1.5萬人次。全省各級婦聯持續(xù)推動城鄉(xiāng)低收入婦女“兩癌”免費檢查和救助,救助低收入“兩癌”婦女1294人,為8.25萬婦女購買總保額24.7億元的“兩癌”保險,為婦女基本權益保駕護航。

    讓關愛幫扶更加溫暖,全省各級婦聯努力把維權關愛服務做在平常、落到基層。深入開展“愛心媽媽”結對幫扶、寒暑假兒童關愛等活動,帶動5.2萬名“愛心媽媽”結對關愛5萬名留守、困境兒童,省市縣三級建立“愛心媽媽驛站”800余處,籌集資金1409萬元,確保關愛長效常態(tài)。

    2024年5月,21個自駕游家庭走進山東省婦聯“雙聯共建”村——平陰縣北石硤村。在這次“暢游齊魯 樂購鄉(xiāng)村”公益活動中,他們不僅體驗了全國巾幗現代農業(yè)科技示范基地的非遺美食平陰鮮花餅的手工制作,品嘗了地道的玫瑰鮮花食品,還購買了各種玫瑰周邊產品,把后備廂裝得滿滿當當。

    “家人們,看看咱們的特色鮮花餅,美味又健康……”此次活動同步進行網絡直播,在“巾幗好品”公益推薦官和當地“魯姐帶貨”公益主播共同推介下,直播間吸引了大量網友圍觀。

    為持續(xù)激發(fā)廣大婦女的創(chuàng)新創(chuàng)造活力,全省各級婦聯大力扶持巾幗電商的發(fā)展,累計舉辦550余場“暢游齊魯 樂購鄉(xiāng)村”巾幗消費助農、巾幗年貨大集等活動;做優(yōu)“巾幗貸”系列服務,累計為45.89萬名女企業(yè)家、創(chuàng)業(yè)婦女提供923.82億元資金支持;女致富帶頭人和高素質女農民培養(yǎng)計劃培訓婦女3.1萬人次,“巾幗科技助農興農”直通車開到田間地頭。

    “今天,我們把‘移風易俗模范家庭’的榮譽頒給宋志超、胡心雨家庭,請大家鼓掌祝賀!”在肥城市汶陽鎮(zhèn)北店村,宋志超、胡心雨家庭因為選擇“零彩禮”,而且以簡約樸素的方式舉辦婚禮,榮獲了“移風易俗模范家庭”稱號。他們的做法不僅得到了村民的一致好評,更為全村樹立了榜樣。移風易俗,為愛減負,全省各級婦聯深入實施新型婚育文化培育行動?!靶腋Wo航”婚姻家庭輔導服務,為18.3萬對申請離婚的當事人提供了調適輔導,其中,8.6萬對當事人取消或暫緩了離婚登記。

    此外,全省各級婦聯積極打造溝通平臺,把思想政治引領貫穿婦聯工作全過程、各方面。一年多來,開展“齊魯女性”百千萬大宣講活動2.7萬場次,覆蓋婦女684萬人次;舉辦齊魯女性新媒體創(chuàng)新大賽,發(fā)掘1000多件網絡文化精品佳作,其中,90余件短視頻、動漫、海報等原創(chuàng)作品點擊量突破2.39億。

    今年,山東省將做好健全發(fā)揮家庭家教家風建設在基層治理中作用的機制、發(fā)揮婦聯組織橋梁紐帶作用、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權益保護、健全保障婦女兒童合法權益制度四篇改革文章,大力實施領航、建功、家安、暖心、筑基五大工程,認真履行引領服務聯系職責,團結動員廣大婦女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山東篇章貢獻巾幗力量。 

    (大眾新聞·大眾日報記者 劉宸 實習生 楊璇)

    德州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:

    ①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德州新聞網”的所有作品,版權均屬于德州新聞網,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、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并注明“來源: 德州新聞網”。違反上述聲明者,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
    ②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XXX(非德州新聞網)”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

    ③鑒于本網發(fā)布稿件來源廣泛、數量較多,如因作者聯系方式不詳或其它原因未能與著作權擁有者取得聯系,著作權人發(fā)現本網轉載了其擁有著作權的作品時,請主動與本網聯系,提供相關證明材料,我網將及時處理。